秉承“专注,为客户提升价值”的核心理念
合瑞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
糊盒工序的灵活和复杂性决定了它在印刷领域的重要性。传统的手工坚持了几十年,又不是不能糊,为什么在短短几年内面临淘汰?首先,盒型的复杂化,从最初的边贴、双边盒,到后来的勾底盒,再到我们所说的四角盒、六角盒、盒中盒的占比不断扩大;其次,手工折叠的时候对胶水用量和折叠精度的把握与机器不能相提并论; 再次,很重要的一点,生产效率。
我们看一个简单的数据:
手工生产,10个工人1天最多也就只能生产30000左右。糊盒机生产,3个人(开机+收盒)1个小时就能达到50000-60000。有些盒子一个小时甚至能做100000以上。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普通人都知道是因为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的天差地别,手工才逐渐淡出。但是行家却深谙,糊盒机这波热潮表面上是智能机械代替传统手工,实际上永远跳不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最终话语权还是在人身上。
如果说糊盒机上了密钥,那钥匙只能是糊盒机机长。
开糊盒机的人就是糊盒机机长。他负责把机器调试好,保证机器在生产不同规格尺寸和材质的纸盒、纸箱的时候运行顺畅。在大部分印刷厂、包装企业或者加工厂,糊盒机机长工资待遇比普工肯定高出一截。资料显示广东地区最普通的机长也有六七千的月工资。当然不同的公司,不同的机器,不同的产品,工资待遇也大相径庭。技术过硬、稳定性高的糊盒机开机师傅不仅可以一个人开几台机器,面对复杂盒型也是稳若泰山,月薪过万是基本待遇,但糊盒机机长仍供不应求。
那么问题来了,工资待遇尚可,学历要求不高,社会关系无门槛,为什么许多印刷厂依然面临机长难寻机难开的局面?
不否认有社会因素,优质人才的匮乏,企业待遇不高。但这些都不是最深层次的原因,毕竟,资源需要人去争取、人才需要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工资待遇更是随着个人能力的提升不断上涨。
但事在人为,问题的本源还是在人,或机长、或师傅、或老板。
***、学徒拒绝吃苦
哲学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内因和外因的驱动,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基础、根本动力..咱还有句老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也是同一个道理。曾有老师傅吐露,现在的徒弟,心高气傲,不肯吃苦,不能受气,一言不合就辞工。如果一个学徒本身不肯静下心、沉下身,整日眼高手低,动辄高谈阔论人生理想、鸿鹄之志,不屑去钻研和摸索最实际最基础的知识,甚至视这些为无用功,那再宏远的理想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第二、师傅带徒弟=丢饭碗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是任何有技术含量的工作都适用的"人间真实"。这种危机意识让师傅时刻被远虑和近忧包围,不拿真家伙带徒弟,人说师傅『没料』;教真材实料,出了高徒,不知是喜是忧,徒弟顶替位置指日可待。再暗黑一点的心理:教会的人越多,老板随时可以招到人,竞争大了,那么自己机长的地位就岌岌可危,工资也会降低。
第三、企业培养人才风险大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培养新人的是要承担风险的。以印刷厂为例,新手上路,一不小心就是几十万的产品报废。因此很多公司、工厂宁可高薪聘请一个师傅来开机也不愿意花时间和财力培养一个新人。再者,即便这些精力和投入有所见效,辛苦培养了一个出来,也很难保证留得住。久而久之,大家心照不宣,只聘用,不培养。
不单单是糊盒机,其实各行业都面临专业人才的紧缺,公司预判局势,率先与高校和技术学院联合行动,积极打造糊盒机机长储备库,学生在校学知识,在工厂学技术,文化实操两不误,毕业暨就业。
此举一方面保证了技术人员的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大批量的定制化、专业化培养,不仅保证亚都每一台糊盒机/糊箱机都享受"一对一"贴身服务,同时也给行业储备了黄金力量。